05. 參與式民主需要參與

  • 原文標題:Participatory Democracy Demands Participation
  • 作者:突克(Michael Turk)
  • 譯者:Leonard Chien

星期三晚上八點,數百萬美國家庭鎖定全國最熱門的電視節目,參賽者使用各種手段彼此競爭,終於剩下最後兩人,過去要進入這個行業得經歷千辛萬苦,耗費無數時間證明能力,現透過徵選會篩選合適的決賽選手,今天最後一集將決定贏家,全美各地民眾都隨時準備撥打電話。

相較於今天下午,節目網站在晚間明顯較冷清,流量因數百萬美國爭相表達意見而爆增,競爭過程相當辛苦,但比以往更快速,理應也更公平,只要計票一結束,立刻就能公布勝利者,此人即當選下任美國總統。

在此情景之下,政治過程即簡化為另一場名人娛樂,民眾透過電話與網路投票遠距選出最高領導人,姑且稱之為政治娛樂。

這種想像有其吸引力,過去是長達四年的自我與募款能力考驗,如今換成為期16週的辯論,每次淘汰一名參賽者,這種改變肯定會有人支持,想像一下每週對法案進行辯論,接著舉行24小時網路投票,真實直接民主就在指尖成真。但這是件好事嗎?

美國開國元勳建立代議式民主時,便瞭解多數人所知不足,1776年是因為缺乏教育機會,今日是因為資訊太多、好奇心太少。

2007年6月,勞工統計局發布「美國人時間運用調查報告」,顯示15歲至55歲的美國人每日只花6至20分鐘閱讀,花在教育活動上的時間每日未達半小時,但看電視卻花費2.5小時,在時刻通訊與娛樂需求永不間斷的時代,社會並不太在意研究各項議題。

當網路先驅想像藉由網路,建立直接民主與虛擬集會所的烏托邦時,也需要搭配更多教育,讓美國人的水平超越九年級公民課程度,選民若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實行直接民主,未來政壇無法達成人們的期望。

2007年1月,蓋洛普民調公司詢問美國人對伊拉克戰事的看法,受訪者共有四種選擇,美國應該:一、立刻撤軍,二、限期撤軍,三、依需要決定駐軍時間,四、增兵,只有12%的民眾選擇增兵,不過在同一份民調中,若加上對當地戰事激烈的描述,支持增兵者會提高至36%。

同一份民調內,約25%的受訪者會依著政策內容敘述不同而改變立場,若將此類變數放在即時政策或選舉投票內,美國政治體制可能會比目前兩黨制結構更加極變。選民很容易受簡化論述影響,便不再主動搜尋其他資訊,若未來政策或選舉投票變得簡單,激進選民會比不投票的冷漠選民更可怕。

2003年2月27日,美聯社報導59%的美國人支持進攻伊拉克,反戰者指稱是因為美國政府「誤導」民眾,然而一個星期後,蓋洛普指出這個比例其實十年來都沒有太大變化。

蓋洛普的報導表示:「輿論支持進攻伊拉克比例每月幾乎不變,…或許有些微幅起伏,但長期而言,對於美軍出兵伊拉克改變該國政權,大約55%至60%的美國人表達支持,這和十年前調查結果相去不遠。」

自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,美國民眾對伊拉克的既定印象十年未變,這種環境使出兵決定很容易獲得社會認同,在既有政治娛樂氛圍之下,很難進行更激烈與更富資訊性的公共論辯。

最後一個例子,我在撰文此刻收到一封Twitter訊息,其中寫道:「剛投下第二輪選票,我在信箱裡看到選票寄來時,才想起此事」,訊息寄件人向來熱衷政治,但這則消息突顯出,要完整收集所有政治話題、論辯與選舉有多麼困難。

我並非強調直接民主遙不可及,但在落實之前,選民必須先掌握更多資訊,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更加關注公共議題與事務。

所幸網路正改寫我們參與選舉及政府互動的模式,也開啟新的教育機會,2004年總統大選後,皮猶網路與美國生活調查顯示,選民透過網路分析候選人與議題與比例大增,超過7500萬美國人民都會運用網路,以搜尋政治相關資訊與新聞;今日24%的美國民眾亦表示,自己固定藉由網路得知總統選舉消息,幾乎比2004年總統大選的13%增加一倍。相較於2000年大選,從地方電視台、夜間新聞網與報紙獲得選舉消息的民眾例均已降低,分別下滑8%、13%及9%。

如今許多美國人透過網路獲得資訊,公民參與的新時代潛力確實存在,現今資訊如此豐富,再加上詮釋與解釋資訊的言論觀點紛陳,都創造相當肥沃的學習環境,社會網絡加上網際網路聚集人民,便能創造促進公民參與的現代政治模式,若網路能吸引人民回歸政治事務,直接民主的理想或許就能成真。


關於作者
突克(Michael Turk)曾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網路選舉主任,曾於2004年共和黨總統選戰經營網路選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