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. 讓民主聰明行動

  • 原文標題:Smartmobbing Democracy
  • 作者:萊葛德(Howard Rheingold)
  • 譯者:Leonard Chien

人們花費超過十年的時間談論「新媒體」,才終於讓足夠數量的民眾瞭解,今日每部電腦、每個口袋裡的行動通訊工具,其實都是印刷媒體、廣播站、集會所與組織工具,也讓民眾逐漸學會運用這些工具促進改變。

過去科技只允許人們進行一對一(電話)或寡對眾(廣播及平面媒體)溝通,如今包括部落格、群組郵件、社會網絡網站等行動媒體都幫助人們進行多對多溝通,為政治運動人士在三方面帶來機會與挑戰:一、收集與散播非主流、更民主的資訊,二、創造虛擬公共空間,讓公民辯論與民主社會相關的議題,三、號召集體政治行動。

新新聞

據《聖荷西水星報》專欄作家吉爾摩(Dan Gillmor)所言,部落格與行動部落格都是所謂新興「我們新聞」的象徵,包括全球「獨立媒體中心」網絡、韓國極具影響力的OhMyNews、MoveOn.org推出的Misleader.org等,這些網站都結合公民記者與經訓練的成員,提供即時新聞更新,網站經營者與管理者背景各異,有些是充滿熱情的個人,有些是企圖建立非營利組織的團體,不過都比企業運作的同類型網站更加民主。

但無論內外,都有力量阻礙「我們新聞」充分發揮其影響力。

在此新聞媒體模式的供應端,都出現誤報與質疑等問題,各家部落格匯集站以人氣為文章排名,類似於Google的頁面排序技術,等於是篩選這波業餘新聞浪潮,無論是用戶推薦、篩選或聯播服務,都能有效評估這些資訊網站的質量,不過政治運動人士與網站贊助者亦有其功能,若「我們新聞」要獲得長期可信度與長遠影響力,我們必須進一步推廣與支持媒體識讀,教育使用者創造與運用這種新新聞。

面對企業不斷對網路內容設限,壓縮業餘者產製文化內容與媒體巨擘競爭,並企圖將網路化歸私有,網路運動人士也得努力因應。

今日Comcast、Viacom等少數寬頻網路供應商不斷推動建立法規,讓業者可自行選擇在自營網絡內傳遞的內容;法院也捲入這場戰爭,企業不斷延伸原始內容以外的版權,並企圖以數位權利方案等途徑,讓人們難以產製或散播未經娛樂業許可的數位內容。

今日媒體受少數個人或集團把持,不斷以政治獻金交換法規優勢,這些都是「電子前鋒基金會」(EFF)等組織要對抗的目標,但過去未涉入科技與媒體議題的人士亦應加入這場戰役,因為這些通訊媒體都是有力的政治工具。未來數十年內,網路媒體對社會所見所聞的影響力將日增,也會改變人們組織與動員集體行動的方式。

電子公民集會所

哲學家哈伯瑪斯(Jürgen Habermas)將公共空間形容民主生活核心時,肯定未將電視新聞網和廣播談話節目列為論辯空間範例,因為一如他所警告,這些都是藉大眾媒體操弄輿論的實例。

網路與多對多科技將公共空間從少數強大媒體業主手中,轉移給全體民眾,但網路平台的價值至今尚未獲得證明,因為網路媒體識讀培養成熟的時間還不足,網際網路至今發展僅十年,且不斷有新使用者加入。

今日不論好壞,雖然禮貌程度不一,但在無數部落格、群組郵件、聊天室和留言板裡,公民確已開始相互論辯,運用各種範例以為佐證,知識質量與群眾網路禮節將決定理性網路論辯能否開枝散葉,或是遭到更粗暴的語言淹沒,網路運動人士與記者若能善用這些科技,將會大大影響網路公共空間的結果。

組織集體行動

直到近期,才有政治運動人士成功藉由多對多媒體,動員大批群眾參與集體行動,如街頭抗爭、競選募款、鼓勵投票、遊說立法等,此刻各項技術與策略發展迅速,也有人採取政治動作,企圖讓網路運動失效。

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馬(Barack Obama)所採用的競選策略,是建基於2004年迪恩(Howard Dean)的成功經驗,鼓動支持者的自我動員能力,藉由社會網絡工具將歐巴馬推昇至領先地位。一如1960年時,甘迺迪與尼克林的競選辯論成為電視時代分水嶺,歐巴馬若順利當選,2008年將成為劃下網路時代分水嶺的政治事件。短短數年之間,MoveOn.org從一個抗議柯林頓(Bill Clinton)彈劾案的網站,蛻變為影響立法及選舉的龐大遊說力量。

網路創新並非僅限於美國境內,韓國網路世代眼見自己屬意的候選人在出口民調中落後,利用網路發起鼓勵投票行動,共寄送80萬封個人電子郵件和無數手機簡訊,扭轉投票日最後幾小時的態勢,讓盧武鉉順利當選總統;百萬菲律賓民眾也透過手機簡訊號召街頭抗爭,促使艾斯特拉達(Joseph Estrada)政權傾覆。

民主運動人士應專注於科技擴大集體行動的能力,上述案例只是起步,媒體力量如今不斷加乘,利用手機上網或發送訊息的人口飛速增加,人們才剛開始實驗放大動員效果的新方式。

各項行動若要發揮效果,影響選舉與立法為必要之舉,未來數年內,由新媒體促成的公民動員活動將有幾種可能結果:抑或展現真正的政治影響力、受到媒體與政治人物壓縮生存空間,或是淪為烏托邦式的空想,今日所知與近日所為,將決定未來局勢變化。

附註:本文原寫就於2003年10月,經增修近期資訊後收錄。


關於作者
萊葛德(Howard Rheingold)著作眾多,為Hotwire網站創始編輯,並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史丹佛大學教授參與式媒體及社群課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