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2. 開放的倫理

  • 原文標題:The Ethics of Openness
  • 作者:賈維斯(Jeff Jarvis)
  • 譯者:Leonard Chien

今日我們已有技術讓政府走向開放,讓政府每項行為清楚透明,我們也得追求開放的新倫理,網路時代不僅給予我們新工具,得以改變政府運作及與公民間的關係,也提供新的倫理,我們擁有對話工具,讓人民投入決策過程,故期望政治人物及官員會傾聽我們的想法;若社會在網路上連結與互動更加緊密,也會擁有新工具處理各項議題,不必非得依附在政黨旗幟之下。如果幸運,科技會讓政府更具人性。以下是我的夢想。

廢除資訊自由法

現在邏輯應該翻轉過來,為何人民需要資料得向政府要求?應該是政府需得到人民許可,才可留存民眾資料,除了個人隱私、國家安全與犯罪調查等極少數例外,政府代表人民的一切作為均應開放,請見米勒(Ellen Miller)在本文集中呼籲建立透明及開放政府;又或者回顧歐巴馬的科技政見,呼籲政府資料需走向開放與標準化、讓公民參與決策,以及設立科技辦公室處理此事。

政府官員與機關應有部落格

開放不只是釋出更多官方文件,也該讓民眾能參與施政對話,部落格這項工具很方便,互動效率也高於傳統信件與電話,希拉蕊曾說過,她希望政府機關能經營部落格:「我們甚至應該成立政府部落格團隊,讓公務員能時常告訴你我、納稅人及美國全體民眾正在發生的事,讓你我能獲得即時政府資訊,進而要求政府負責。」

政府網路直播

政府應自行負責轉播,讓國會電視頻道關門,歐巴馬曾表示,希望轉播政府會議情況,國會會議、法院程序、最高法院聽證會等也該比照處理,我相信廣播電台與報紙應委託民眾錄音及播放地方政府會議內容,所有政府審議內容也能公開。這些內容當然不是時時有人看,收視率大概會是史上最低,但這不是重點,我們只需要一位民眾前往聽證會,記錄其中要點即可,也最好讓官員瞭解自己受人監督,鏡頭即時時刻刻成為民眾之眼,就像「老大哥」情節完全翻轉。

成立政府靈感動腦平台

戴爾電腦過去忽視部落格,後來改變心態,不僅開始經營部落格,也成立「靈感動腦」平台,讓使用者提供與討論意見並投票;星巴克也運用相同工具,在MyStarbucksIdea.com網站上,收集消費者的各種想法,從討論中即可觀察趨勢,星巴克發現與消費者的最大問題並非三明治口味,而是等候人群太長;網站上也有消費者大方提供企業改善建議。公民當然也應能對政府提出建言,畢竟政府屬於我們,眼前英國政府建立ePetitions網路連署計畫,美國為何不能建立政府的「靈感動腦」平台?

這個想法還有另一個重點,希望讓有關政府的話題趨於正面,今日論及政府時,人們大多充滿負面心態:政府又在做壞事,我們做為守門人,要監督這些混蛋的行為,這種態度大多沒錯,但只關心錯誤有害無益,我們要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為,以正面態度討論正面作為,希望這才是歐巴馬競選標語裡的「希望」之所繫。

我並不贊成事事投票解決,雖然網路讓我變得民粹,但我支持代議制及共和制政府,具備篩選、制衡與審議過程,但我也相信若公民有機會參與其中,他們會願意投入,希望科技能幫助我們擺脫禮物經濟,走向禮物社會。

個人政治頁面

我相信網路開放的倫理將普及至整個社會,若媒體要求政府透明,媒體及個別記者也應透明,同理可證,若公民要求透明,公民也得更透明,倫理應一視同仁。

個人在社會中已愈來愈透明,無論在Facebook、部落格或其他社會媒體,使用者都意識到,必須提供更多個人資訊,才能在網路上找到同好,個人網路身分通常是由自己選擇公佈的內容拼湊而成,其他部分我們則選擇保密。

在我心目中的個人政治頁面裡,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揭露自己的立場、言論、態度及正反看法,並藉此處理個人與政府、競選陣營各項運動的關聯性。從哈佛部落客席爾斯(Doc Searls)提出「供應商關係管理」衍伸出「政治關係管理」,例如我將個人政治立場張貼於網路上:我是支持中央集權主義的民主黨人,我投票支持希拉蕊,我希望積極參與各項活動,例如保護憲法第一修正案、反對聯邦通訊委員會審查、捍衛全國開放式寬頻政策等。在個人頁面上,我能說明與討論自己選擇的議題,我在個人部落格的自我揭露頁面裡,己列舉許多個人觀點;但在個人政治頁面裡,我能夠管理與政治人物的關係,我可表明哪位候選人、組織與運動可向我募款或招募我成為志工;我也邀請反對者發言說服我,留下最精闢的見解連結,讓我在頁面上改變自己的觀點及投票意向,像這樣的頁面,亦可成為政治人物與記者揭露利益衝突與偏見的標準。

若網路上有無數頁面可供搜尋即分析,便可隨時瞭解群眾及輿論趨勢,Google儼然成為永不關門的民調中心,讓我們可掌握輿論,不再受到民調單位操弄,也讓政治不斷進步,而非一年一次的例行活動。

網路即因此成為組織相信或需求相同民眾的平台,對於這個想法,電視業分析師廷達爾(Andrew Tyndall)在我的部落格留言,認為由於政治左右兩派的隔閡,「導致意識型態光譜兩極的群眾難以結盟,…例如讓重生的基督徒帶領愛滋病或抗議蘇丹達佛屠殺運動,或是讓華爾街主張自由貿易者致力於開放墨西哥移民,…『個人政治頁面』讓我們超越左右、超越集權主義與自由主義、超越政黨及民調機構的分野,容許人們在個別議題上相互串連,形成臨時、單一議題的聯盟」。

這才是網路的真諦,無關內容、媒體或人脈,Facebook創辦人薩克堡(Mark Zuckerberg)在South by Southwest研討會上表示,該網站自從出現西班牙文版,立刻有人用來組織反哥倫比亞游擊隊,但Facebook也能拿來組織聲援歐巴馬的活動,任何目標在此皆適用。

當人取代電視

政治策士崔比(Joe Trippi)相信,網路力量有助競選團隊向選民募款,並動員這些選民的力量,讓政治體制擺脫大額捐款及企業贊助的控制,但這一切尚未成真,因為2008年競選經費再創新高,麥肯也不斷想與自己提出的競選改革法案切割。由於電視仍具影響力,支付電視廣告的大額捐款亦仍具影響力。

但想像到了未來,電視普及率不斷萎縮,不再成為傳遞訊息的有效工具,若候選人企圖勝選,必須說服民眾口耳相傳說服他人,未來選戰如同未來行銷,關鍵不再是媒體,而是聲援候選人、競選陣營及目標的民眾。


關於作者
賈維斯(Jeff Jarvis)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,亦為英國《衛報》專欄作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