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. 數位原住民,追求自我實現的公民

  • 原文標題:Digital Natives as Self-Actualizing Citizens
  • 作者:貝奈特(W. Lance Bennett)
  • 譯者:Leonard Chien

公民模式在近年來大幅改變,相較於過往,後工業民主國家的年輕人較缺乏公民責任感,學者尤其指出,他們較無興趣加入正式團體或政黨、較少透過傳統新聞媒體搜尋資訊,也較常避免因投票等活動涉入政府,知名社會學家普南(Robert Putnam)等人認為這形同是公民精神與公民參與危機。

有些人視之為危機,我們認為是公民參與模式轉型,也是新世紀重塑公民精神的機會,不只是創造新政府結構、增加新機構、改變投票模式,我國迫切需要改善吸引年輕人參與社區與政府生活的策略,在21世紀振興民主機制。

公民精神學習並非渾然天成,也無法透過校園與青年計畫等正式管道,這些途徑通常未呼應青年數位原住民的獨特溝通及社會認同模式。學校一般強調充滿個人主義、知識及旁觀式的公民態度,但重視「自我實現」的青年公民與同儕聯繫時,多數透過網路上的鬆散社會網絡,並以生活風格議題為主。年輕人主要受到高度互動性吸引,尤其是遊戲與社會網絡網站;但他們並非只想著逸樂,無論是Taking IT Global、YouthNoise等公共議題網站,或是加入社會網絡色彩的競選網站,都頗受年輕選民青睞,關鍵在於,數位原住民涉入公民事務並非出於責任感,而是個人成就感。

公民模式轉型程度有多麼巨大,從對比舊時代「責任公民」與新時代「自我實現公民」差異即可見端倪,「責任公民」特質包括:

  • 具參與以政府中心活動的責任感。
  • 投票為核心民主行為,其他還包括相關知識、政府聯繫等。
  • 大眾媒體新聞提供議題及政府資訊。
  • 加入公民組織,或透過政黨與利益團體表達喜惡,這些單位通常以單方向溝通模式動員支持者。

「自我實現公民」的特性包括:

  • 對政府責任日減,對個人目標重視日增。
  • 相較於消費行為、社區志願工作、跨國運動等個人從事行為,投票意義降低。
  • 負面大眾媒體環境讓人更不信任媒體與政治人物。
  • 傾向鬆散的社區行為網絡,通常透過互動資訊科技,建立並維繫友誼、同儕關係及薄弱的社會關係。

既然相異甚鉅,為何公立學校教育學生時,仍將他們視為祖父母那一代,覺得他們仍是坐在搖椅上讀著晚報,期待著當晚的社區大會?部分原因在於毫無政治風險,要測驗也很容易。校園公民教育之所以一成不變,或許也只是反映出校方、課程研發者、教育研究者與資深教師等,其實都屬於「責任公民」那一代。

學校應運用各種數位媒體,幫助學生表達己見,容許學生找到參與及學習各項議題的方法,並建立同儕學習社群,雖然全國校園公民教育改革運動露出一絲曙光,學校也無法立即為「自我實現公民」建立更平衡的學習目標,理想學習環境必須揉合兩種模式,必須在相對開放的數位媒體空間裡,找到個人表達的適當方式,以及開放同儕發掘各種議題,亦提供解決公共問題的學習途徑,包括與專責政府官員及組織聯繫。

要在校園內找到更均衡的公民教育策略,實在不太容易,要結合新公民精神與既有學習環境,仍有重重阻礙,包括教師、青年工作者、學者、政策制定者等,這些成人未意識到或無法理解,很多年輕人的公民身分認同已經位移;許多政府及專家規劃網路社群時,同樣無法在相對開放且民主的背景下,充分運用社會網絡及參與式媒體的力量。學校、政府、非政府組織、社區機構等成人經營的團體建立數位媒體計畫時,常會對年輕人行為設下種種限制,失去年輕人的信任與興趣,最後以失敗收場;年輕人自行運用相關工具時,也常缺乏有效溝通、組織與落實民主的模式。

我們必須創造或承接既有的非正式學習環境,讓年輕人能從中學習公民技能與精神,並以創意方式,將這些非正式環境連結至學校、圖書館、青年團體等正式機構,藉以間接協助正式組織的公民目標。

年輕人具有創意和活力,不斷尋找創新途徑參與政治,通常也都透過網路社群,例如在公平交易及血汗工廠運動,年輕人集結消費者直接與企業溝通談判,許多網友在各種案例中,都成立伊藤瑞子(Mimi Ito)所稱的「網絡公共團體」等正式網路社群,它們或許都懷有新興但尚未開發的公民精神,厄爾與舒斯曼(J. Earl & A. Schussman)列舉年輕人自主發起民主行動範例中,便提到曾有歌迷發動連署,要求唱片公司給予喜愛歌手更多曝光機會或創作自由。

目前一切都尚在起步階段,仍有諸多挑戰在前,我們必須瞭解,何種青年受到何種網路環境吸引,亦必須更深入分析,究竟網路如何能幫助社會邊緣青年參與民主,而非鎖定早已活躍政治圈的高社經地位青年。目前縱然是最具前景的青年計畫,通常也缺乏長期經營與觸及廣大群眾的資源,然而當政府或基金會企圖建立青年參與平台,儘管立意良善,卻大都由觀念傳統的人士主持,導致錯失關鍵。

學者及實務界人士若能與贊助者合作,建立以研究為導向的模式,讓數位環境更符合新興公民模式,在公共溝通、組織與推廣技能方面,這些環境應投注豐富資源與同儕訓練機制,幫助年輕人形塑更多聲音及行動;而成人應退後一步,從中汲取經驗,畢竟面對青年公民精神變遷,多數學校、政府與公共利益機構仍懷有傳統公民參與概念,唯有在雙方之間尋求妥協點,才能維繫民主制度的活力。


關於作者
貝奈特(W. Lance Bennett)為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,亦為「通訊與公民參與中心」(engagedcitizen.org)及「公民網路學習計畫」(engagedyouth.org)負責人。